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故事投稿

李世芳 傅奕本《老子》(道经部分)勘误(上)


摘要:本文以楚简、帛书本《老子》为主校本,同时参照其它版本对傅奕本《老子》的若干字句提出校勘意见。
关键词:傅奕本  《老子》  校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也称为《老子》,是我国重要的古籍。《老子》传世本多达三百多种。唐傅奕校定本是其中流传较早、影响最广的传本之一。傅奕本虽保存了一些《老子》的旧文,但其中被后人改动的地方很多,书中存在大量的讹误。所以,我们应该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和细致校勘,尽量恢复《老子》的原貌。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写本,一本近于小篆,称为甲本,一本是隶书,称为乙本。帛书《老子》基本保留了汉初古本的原貌,文字和章句的正确性都胜于通行本,对订正今本的谬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以下简称楚简)甲、乙、丙本是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最古、最接近古貌的《老子》。因此,本文以楚简、帛书本为主校本,同时参照其它版本,借鉴前贤时人之说,对傅奕本中的若干字句提出校勘意见。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常”当为“恒”。傅奕本此章共有四个“常”字,帛书甲本与之对应的皆作“恒”,帛书乙本第一个“恒”字残缺,其余三个都作"恒"。“恒”与“常”意义相同,汉人为避孝文帝刘恒讳,改“恒”为“常”。第三章“常使无知无欲”之常亦当作“恒”,下文不逐一论述。
“天地”当为“万物”。帛书甲、乙本皆作“万物”。《史记·日者列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王弼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王弼所见本也作“万物”,今王弼本作“天地”乃后人所改。
第二章
[原文]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夫惟不处,是以不去。
按: “倾”当为“浧”或“盈”。楚简甲本作“浧”,帛书甲、乙本作“盈”。《字汇补·水部》:“浧,音盈。”“浧”读为“盈”。汉人避汉惠帝刘盈讳,改“盈”为 “倾”。
“前”当为“先”。楚简甲本和帛书甲、乙本皆作“先”。《老子》其它篇章中亦是“先”、“后”相对。如,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第六十六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第六十七章:“舍后且先。”
“生而不有”四字衍。楚简甲本、敦煌本、遂州碑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无“生而不有”。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文字结构与本章相同,无“生而不有”四字。
“功”字衍,“成”字后脱“而”字。楚简甲本作“成而弗居”。《说文》:“成,就也。”有完成、实现、成功之义。“成而弗居”与前文“作而弗始,为而弗志”句式相同。“作”、“为”皆为单音节动词,因此这里当作“成”字。“作而不始”、“为而不恃”都有“而”字,“成”字后也应有“而”字。
第三章
[原文]常使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为矣。
按:“使夫知者不敢为”之“者”字衍。帛书乙本无“者”字,帛书甲本残缺。“知不敢”是动宾结构,“不敢”是“知”的宾语。“知”后不当有“者”字。“为”前脱“弗”字,“为”后脱“而已”。帛书乙本作“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朱谦之曰:“强思齐引成玄英疏:‘前既舍有欲无欲,复恐无欲之人滞于空见,以无欲为道,而言不敢不为者,即遣无欲也。恐执此不为,故继以不敢也。’是成疏本亦作‘不敢不为’。今案:‘不敢’、‘不为’乃二事,与前文‘无知、无欲’相对而言,‘不敢’断句”。1其说甚是。后人不解其意,故删“不”字。

“为无为”三字衍。帛书乙本、景龙碑本皆无“为无为”。帛书甲本残缺。智者是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没有达到老子所要求的无知无思无欲的境界,当然也就做不到“为无为”了,“无为”的境界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他们只能做到“不敢,弗为而已”。
“无不为”之“为”当为“治”。帛书乙本、景龙碑本皆作“无不治”。傅奕本第三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无为則无不为。”疑是后人据此改作“无不为”。分析文义,无不治是老子清静自化的思想。百姓无知无欲,自然也就无求无争,再加上知者亦“不敢、弗为”,社会也就得以安定,国家也就“无不治矣”。如作“无不为”,前后文义不通。
第四章
[原文]:道盅而用之,又不满。
按: “满”当为“盈”.帛书甲、乙本和王弼本皆作“盈”。汉人避汉惠帝刘盈讳,改“盈”为“满”。第九章“金玉滿室”之“满”亦当作“盈”。下文不逐一论述。
第五章
[原文]虚而不诎,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按: “言”当为“闻”。帛书甲、乙本作“多闻数穷”。《文子·道原篇》亦引作“多闻数穷”。强本成疏:“多闻,博瞻也。”可见成玄英所见《老子》“言”作“闻”。《论语·季氏》:“友多闻。”邢昺疏:“多闻谓博学。”这里“多闻”即多学。“闻”有知识、见闻之义。探求《老子》的道旨,其主张清静无为,无知无欲。他认为求学求知必导致名利纷争,其结果便是国民不治。因此他在十九章中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做到无知无欲,不学寡闻才能真正行无为之政。可见“多闻”与老子主张的“弃知”相对立,故此处云“多闻数穷”。
第九章
[原文]金玉满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成名功遂身退,天之道。
按: “富贵”乃“贵富”之误倒。帛书甲、乙本“富贵”皆作“贵富”。楚简甲本“富贵”作“贵福”。“福”、“富”皆从畐声,故可通用。此当以“富”为本字。
“成名”二字衍。楚简甲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无二字。疑为后人所增。
  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按: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
顺序当为“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聋”。帛书甲、乙本皆按“驰骋田猎”、“难得之货”、“五味”“、五音”排列成序。

第十三章

[原文]苟吾无身,吾有何患乎?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天下矣。

按:“苟”当为“及”。王弼本和帛书甲、乙本皆作“及”。楚简乙本作“﨤”。“﨤”乃“及”之古文。《说文》记录的古文及即从辵。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曰:“‘及',犹‘若'也……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言若吾无身也。又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言若其有事也。‘及'与‘若'同义,故‘及'可训为‘若',‘若'亦可训为‘及'。”其说是。“及”在此表假设关系。
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之不皦,其下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芴芒。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按: “搏之不得名曰微”之“搏”当为“捪”,“微”当为“夷”。帛书甲本作“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帛书乙本作“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命”通“名”。《说文》:“捪  ,撫也。”《广雅·释诂》:“夷,滅也。”这里指无踪迹。“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意思是抚摸它却摸不到,称之为无隐踪。
 “迎之不见其首”与“随之不见其后”倒置,“之”当为“而”。帛书甲、乙本皆作“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而”是表转折的连词,省略了宾语“之”。后人补出宾语“之”,又求简洁删“而”。
“古”当为“今”。帛书甲、乙本皆作“今”。儒家主张效法先王之制,故“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阐述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限制,是无穷无尽、永恒存在的。故用“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来告诫世人:道之极是难以探究的,世人应该重视现实,在人生有尽之时空内,治理今世之事。且“执古之道”与下文“以知古始”文义重复,故“古”当作“今”。
第十五章
[原文]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按: “容”当为“颂”。楚简甲本作“颂”。张载注《文选·魏都赋》引老子:“古之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颂。”亦作“颂”。《说文》:“颂,貌也。”段玉裁注:“貌下曰:'颂,仪也。'古作颂貌,今作容貌,古今字异也。”“颂”当解为“仪容”,“为之颂”即描绘他的仪容。
四个“若”字前各脱一“其”字。楚简甲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有“其”字。高明说:“'其'在此为'善为道者'之代词,乃是每一句中之主语。”2高说是也。且后文“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皆有“其”字。上下文结构应一致,“若”前必有“其”字。
    “冰”、“将”二字衍。楚简甲本无此二字。与下文“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相对照,当作“涣兮其若释。”有人担心人们不解“释”字,加“冰将”二字。
    “澄”字衍。楚简甲本、王弼本、河上公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无“澄”字。
“久”字衍。楚简甲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无“久”字。“浊以靖之而徐清”与“安以动之而徐生”对偶,不当有“久”字。
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按;“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当为“其次,親譽之”。帛书甲、乙本皆作“其次,親譽之”,楚简丙本作“亓(其)即(次),新(親)譽之”。
“故”字衍。楚简丙本和帛书甲、乙本皆无“故”字。上下文无因果关系,“故”字为后人所加。
[参考文献]
[1]   廖名春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尹振环 .《楚简老子辨析》[M].中华书局。2001
[3]   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M].中华书局,1996
[4]   朱谦之 .《老子校释》[M].中华书局,1987
[5]   许慎 .《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TAG:故事投稿

在线客服

北京516515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香港688743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