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作文投稿影响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与集聚的因素是相互影响

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研究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需要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来分析各关键要素的构成和具体作用。在分析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促进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根本本区域的高科技影响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长株潭经济区    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Hi-Tech Industry Integration in CZT Economic Zone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i-tech industry integration need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key factors in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one.After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i-tech industry integration in CZT(Changsha,Zhuzhou,Xiangtan) Economic Zone and their function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hi-tech industry,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tech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zone.
Key words:CZT(Changsha,Zhuzhou,Xiangtan) Economic Zone  Industry integration  Influence factors

1 波特的“钻石模型”
影响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借助Porter的“钻石模型”来归纳总结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1990年,Porter在总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动态模型(即著名的“钻石模型”),并指出这一理论框架同样适用于解释国家(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Porter指出一个国家(区域)内具有特色的产业能够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国家(区域)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支撑产业、市场结构、企业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钻石模型”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Porter认为“钻石模型”的各个关键要素相互强化或限制,导致国家(区域)竞争优势的消长。这一动态过程中,产业的地域集中具有深远影响,因为它会强化“钻石模型”内各要素间的互动。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钻石模型”的动态发展会促成产业集聚,即国家(区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往往以组群的形式发展,借助各种各样的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钻石模型”中各要素间的运作和互动,也可用于解释地方产业集聚的兴衰之道[1]。Porter 的“钻石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而把握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则在于如何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来分析各关键要素的构成和具体作用。
2 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我们根据Porter的“钻石模型”体系,可以总结出长株潭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各个关键要素。

2.1 要素条件的作用
Porter把要素条件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影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劳动力、债务成本等,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讯网络、高技术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和领先科学等。
长株潭经济区作为湖南的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人才、科教资源优势。三市汇集了湖南省90%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以上的科研成果。拥有26个院士,20个博士后流动站,92个博士点,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转化体系。40余所高校有30万在校大学生,同时拥有119万掌握生产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2]。
其次,要素条件的作用,还表现为技术优势。长株潭是湖南省技术创新最旺盛的区域,有两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这些高新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15家。在这些开发区内建有功能不同和产业特点的工业园区,为生命科学、机械制造、光电一体化等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条件。该区域还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30多项,涉足当今高科技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主要领域均有重大突破,形成了超硬材料、家用电脑及软件、基因工程、新材料和光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对优势和基础。
另外,长株潭经济区的要素条件的作用,还表现为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势。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区一直致力于城市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并斥巨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株潭基础设施一体化,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75亿元,主要投向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电源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共组织实施60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25亿元,占同期国有投资总额的37.1%。五强溪水电站、江垭水利枢纽、京珠高速公路长潭、湘耒段、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湘江航道整治二期、黄花机场航站楼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发挥效益。京珠高速公路耒宜段、长临段、潭邵高速公路、长江干堤加固、洞庭湖综合治理、城乡电网改造、邮电“718”工程、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初步预计,五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70万千瓦,输变电容量563万千伏安,高速公路400公里,铁路264公里,程控电话400万门,城市日供水57万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近年来已建很正在建“一港三路”建设、长沙主枢纽港二期工程、上瑞高速公路礼陵金鱼石至湘潭易家湾段、长潭西线高速公路、株洲至黄花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湘潭、株洲两个电厂的二期技改扩建,尽量满足长株潭经济区用电需求。
2.2 需求状况的作用
   从宏观区域背景来看,长株潭正处在中部过渡地带,受到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经济圈、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东经济圈叠加影响,经济十分活跃。特别是长株潭还有一个更有利的优势,就是靠近珠三角经济圈,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随着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长株潭在接受粤港产业的梯度转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据省经济技术协作办统计,2004年上半年,粤、港、福建等南部4省和地区来湘投资197.19亿元,占全省引资总额的比重逾7成。受这些周边区域经济的影响,长株潭经济区必将是一个活跃且多元化的消费市场。
其次,长株潭经济区有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群,交通便捷,实力雄厚,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区域包括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8个县、162个建制镇,三市土地总积2810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3%,三市人口为1228万人,占全省的20.2%,城镇化水平为32.9%,高于全省同期化水平29.10%,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也要高出2.01个百分点。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核心区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控制在700万-750万人之间。根据该方案指标预测,核心地区GDP规划2010年达到2204.38亿元以上,增速达到11%以上;到2020年增长为4542.81亿元,增速为7.8%以上。本区域内存在的巨大的市场和消费欲望日益高涨和消费意识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将会更进一步推动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形成。
2.3 相关产业的作用
2000年长株潭三市CDP占全省的比重为32.5%,且第二、三产业占了三市CDP的86.8%,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1个百分点,可见三市的产业结构较为现代化。而三市广大农村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加上自然条件优越,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基础。工业方面,三市已形成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基础和规模的工业体系,规模工业增加值及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都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三市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基础好,发展势头亦很强劲,其商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教育、广播电视总量规模均占到全省同行业35%以上。在此基础上,三市的产业分工也已现雏形。与此同时,长株潭三市重点实施的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五个网络规划和基础设施互连互通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硬环境已初步形成。
高新技术产业活力凸现。2000年三市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1亿元,占全省的77.6%。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增长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2000年实现产值182.7亿元,创利税33.4亿元。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有企业通过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或企业改造和转型后,凭借自身资源、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与跨国公司展开合作,成为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3]。
目前,长株潭经济区的高科技企业中,一边是大型骨干企业,一边是本土中小企业,大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科技企业通过激烈竞争,推动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型骨干企业,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争夺国内市场,更是国际市场。而本土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他们或通过细分市场,在狭缝中生存或为大企业配套获得发展。竞争带来的压力,无疑对长株潭高技术企业成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4 影响因素间相互的作用机制分析
上述影响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与集聚的因素是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于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的。其实作为要素条件的人才与技术、作为需求条件的巨大的、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以及日益成熟的消费群体是产业集聚的的基础要因,是高科技产业之所以在长株潭经济区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在长株潭经济区产业发展与集聚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全球产业联系的一个载体,起着重要的生产与创新作用。新创企业是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群体中最具有活力和具有巨大潜力的群体,起着创新作用。许多国有企业包括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以及转换产品,脱胎成为高科技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是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向高科技企业输送人力资源转移技术成果,同时通过衍生企业方式直接成为高科技产业群体中的重要一员[4]。政府对于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通过长株潭一体化的建设,推进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产业的优势互补,成为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能够集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总结
长株潭经济区作为区域分工系统中高科技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已经显现出高科技企业的空间集聚形态。解释长株潭经济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可以借助Porter的“钻石模型”,但Porter的“钻石模型”只是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而把握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则在于如何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来分析各关键要素的构成和互动作用。长株潭经济区在促进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根本本区域的高科技影响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3.1要消除产业集聚的要素壁垒
    长株潭经济区高新产业集聚的要素条件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长株潭经济区是由三个各自独立的城市所组成,本区域在基础设施、合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一定的差距。过去三市围绕各自的发展战略建立起来的一些制度安排,不仅将该地区的城市发展限制在狭小的轨道中,而且形成了各自大而全的分割体制,认为的阻隔了地区之间资源的自由流动。三市还没有形成交通同环、环境共治,还没有完全形成开放、畅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产业集聚的要素条件流动机制。长株潭经济区要克服封闭型地域观念,加强沟通与衔接,清除自我保护主义的干扰,降低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要素条件在整个区域内流动和交易的成本,为消除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的要素条件的壁垒创造良好的条件,使该区域要素条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3.2 加强相关产业分工与互补
长株潭经济区是重要的产业密集区和工业基地,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三市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全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三市工业产业布局近似,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产业分工。从三市明确的支柱产业看,长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食品,株洲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化工、机械、建材,湘潭重点发展机电、冶金、化工、建材。虽然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仍有一定的重复。除电子信息外,其余均为传统产业,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促,带动作用不明显。如何加快三市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是促进长株潭经济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关键所在。三市产业分工方向主要是:长沙作为长株潭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要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建材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湘潭要加速黑色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建材、纺织及原料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建成新型的加工工业中心和新兴的科教基地。
3.3 加强外围支持系统
由于长株潭经济区具有很大特殊性,该区域的三个城市期望通过建立信息时代的一体化经济循环系统,充分壮大并发挥经济产业群的优势,造就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外围支持系统是一个集产业政策扶持、法律环境建设、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系统,对促进高科技产业集聚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站在长株潭经济区的角度,对主导高科技产业或龙头企业实行产业政策倾斜,鼓励其对上游配套企业实行参股、兼并重组或技术改造;如果该区域中某一城市内的大型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在区域内流动,应该给予畅通无阻的渠道,而当销售市场在外地,区域内政府应该尽可能提供方便。其次,地方政府在向各自高科技产业区引进新企业时,应以长株潭经济区的整体产业关联性或互补性为基础进行论证,要避免某一企业孤立于长株潭经济区产业链以外的结点的情况,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建议三地政府密切关注该经济区整体产业链形态,消除促进长株潭经济区整体产业链缺环的瓶颈。第三,长株潭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要同心协力,鼓励高科技企业植根当地,要引导其在该经济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设企业文化,使企业融入本地的人文体系。另外,长株潭经济区要统一制定知识产权法律条文维护企业利益,以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Porter M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迈克尔· 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贾彩霞,尹招华.发展长株潭三城市优势产业集群的策略构想[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统计年鉴(200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李国平,孙铁山,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03(11).
[5]赵曾琪.促进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对策探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9).
[6]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TAG:作文投稿

在线客服

北京516515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香港688743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