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sci投稿

试论现代写作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 现代写作学越来越重视思维与写作的关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写作能力的低下,需要引起重视。其中,又尤以创新思维能力的
最为关键。充分认识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点,并将创新思维方法应用于写作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写作  思维  创新   
 写作是一项高尚的精神活动。几千年来,中国文人为之一生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我们传诵祖先的诗词歌赋时,时代也以其势不可当的步伐向前迈进。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变幻莫测……创造形容词的速度几乎不能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一致。所以,面对背后文章泱泱大国和面前波浪滚滚的时代潮流,我们有必要好好思索:现代写作,应该怎样继承、创新,开创新的辉煌?面对现代社会整体写作水平的下降,我们的现代写作学,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写作与思维
现代写作学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仍然占很大比重,教师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介绍写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文体的要求、格式上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写作并非一种纯“技术”,不是掌握了原理和格式就能“依样画葫芦”的,结果是导致学生越学越不会写,越不知道该怎么写。
思维能力的薄弱到了写作时反映得最为明显,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维的错位。大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不能对自己的写作对象做出准确定位,或者是做了不正确的定位,只想到“我要说话”,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说”,“说给谁听”,导致文种错位,读者悬空,文章写得“不像”,最明显的表现在应用文写作中。二是思维的缺失。不论是面对事实性材料还是观念性材料,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薄弱点:不善于整合、加工,习惯于“复述”却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提炼。甚至许多学生的写作基本上是依赖点鼠标进行复制、剪切、粘贴,说是“写作”,其实并没有动多少脑筋,只是动了手和眼,就更别说应用思维了。三是思维的贫乏和僵化。相当多的大学生(中文专业)一听到写作就畏惧,他们很少体会到写作带来的发现与创造的乐趣。很多学生的文章要么是一事一记,跟小学生相差无几,要么是一些不找边际的大话空话甚至废话,除此之外文章几乎没有什么思维的内容。思路不能展开,只知道就事说事,不会由此及彼的联系,也不会由表及里的分析,更不会有什么创新的意义。
因此,现代写作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走出“介绍知识为主”的藩篱,不能把文体、格式、语言的讲解作为教学的终点和全部,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把握能力,同时结合教学,扩大阅读范围,积累实质性材料和形式材料。要引导学生体会优秀文章处理材料的思维规律。写作任何体现个性和创造性?表露性的写作与互动性的写作之间如何统一?任何在写作中根据内容、文种和对象来恰当调控情感?这些都需要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追求由“技”到“道”的提升,以达到在更高层次面上开拓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以“非构思写作”理论享誉写作界的马正平教授早在1988年就撰文指出:“写作,无非是寻求、表达、缔造、建立一种‘秩序’。因为,紊乱和非概括性是一种无序状态。无序使我们不安和失落。新的观点、见解产生后,建立起了解释的秩序,而文章制作也是建立起了秩序。” [1]马教授提出写作活动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思维的问题,因此,对写作本质的定义也可以看成是对思维的定义。“思维,就是人类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现实世界、创构未来理想世界、应变现实环境的(秩序化)意识行为。”[2]写作与思维的关系在马教授的《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珠玉在前,笔者不敢班门弄斧,在此只想着重谈谈思维能力中的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将思维的种类划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种,同时也可根据思维的结果,划分为重复思维和创新思维两个层次。创新思维,又叫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主体大脑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组合出新的思维形式,把输入的信息加工改造成新的信息的思维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的,并以语言符号等构成的第二信号系统表达出来,从而对外界起到沟通与联系作用。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即思想,即是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与外化。因此,创新思维作为形成思想内容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也就同语言及其写作有了必然的联系。

二、创新思维与写作教学改革
在人类的写作史上,论述写作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对写作的阐释也各不相同。人们对写作概念的解释大致分成三种:①写作就是写文章。这是最传统最原始的写作观念。这种观点把重点锁定在“写”字上,比较注重文本的篇章结构、起承转合,以及遣词造句等。② 写作是一种用文字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实践活动。文字表达已不再是写作的关键,材料的收集整理,主题的提炼,题材与论证方式的选择,结构安排和提纲修订等,上升为写作活动的重心。至此,写作已由原先狭义的写文章,变成了包括研究与构思在内的广义的“大写作”。③写作就是创新。这是写作观念发展的最高形态。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定。这说明写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与规则,一切均在创造之中。凡是成功的文章,都是创新的结晶。写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主旨方面的独到见解,二是形式方面的精美奇巧。人们常称写作为创作,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写作的本质就是创新。
创新思维对于写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① 有利于获取和分析材料。材料通常有素材和题材之分,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摄取的一系列事实和论据。材料既是构成文章的内容,也是形成观点的基础。获取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观察和调查获取直接材料,通过阅读获取文献资料。搜集和研究材料的过程,不仅是感官的活动过程,而且还是能动的思维过程。只有充分运用直觉、联想、想象、分类、比较等创新思维方法,才能从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本质联系,为文章写作打下丰富的物质基础。② 有利于提炼与深化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与灵魂。提炼与深化主题的过程,就是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联系的过程。提炼与深化主题的创新思维方法,主要有创造性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对事物的现象和特征的分析与综合,以及对本质规律的归纳、演绎和假说等,而发散思维和收束思维则是使用最广泛且效果最佳的重要方法。③有利于形成整体结构。结构就是文章的整体框架,包括开头结尾、起承转合与过渡照应等。安排结构与布局谋篇的方法,通常有发散与收束、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等,其中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对形成文章整体结构大有裨益。④有利于丰富表现手法。文章的表现手法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写作实践中形成的有规律性的方法与技巧,如比兴、烘托、悬念、埋伏、点化、擒纵与抑扬等。二是书面语言的体式运用,如叙述中的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分叙等,描写中的白描与细描,议论中的立论与驳论,以及说明和抒情等。三是语言修辞方面。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能够使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想象更加丰富,行文更加流畅,语言更加优美,从而更好地实现写作目的。
写作课作为一门普遍开设的公共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写作教学一直停留在只教学生“写”文章的阶段。在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师授生受,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大多为应付老师而写作,老师则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和评论家,老师的偏好便成了教学的唯一准绳。老师只对文章本身负责,不对写作过程负责,更是很少去关心写作主体的思维和情感。这种封闭教学的模式,严重制约了写作教学的发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写作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树立创新观念。教师一定要树立写作就是创新的观念,使写作课真正成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上,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写作的人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科研实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能力训练。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遇事联想、见物思义、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敢于怀疑和善于发现新事物的敏锐性,帮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联系。再次,要改革教育方法,增强实践环节。要改变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主到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转变。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写”之外多下功夫。文字表达只是复杂的写作活动中的一部分,“写”之外的功夫更为重要,它包括读书、学习、思索、观察生活、调查研究、听取反馈意见等等。有了“前写作”的积累和“后写作”的激发,动笔时才能得心应手,写出实用、恰当、有美感的作品。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从改革考试的方式方法入手,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估,真正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注释:[1]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0页
  [2] 马正平:《从反映走向创构和应对——对人类思维概念与分类的当代思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


TAG:sci投稿

在线客服

北京516515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香港688743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