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投稿地址

网络化趋势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摘要:网络化趋势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及其向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网络正在对现实政治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政治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对政治文化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主流政治文化传播,增加了政治文化认同的危机,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公民的国家意识。
关键词:网络化;政治文化

    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逐步从工业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而互联网络的扩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醒目的特征,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它还是一种新的革命性工具:以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和运作特征基本消除了歧视,实现了地位平等的参与;真切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已使全球一体化进程有了惊人的突破;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政治文化来改变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发展。
 中国民用互联网的应用始于1995年,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达到1亿,网民总数仅次于美国,上网计算机数超过4160万台,网站6619万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由刚开通时的64KbitPs剧增到7414GbitPs。可见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网络对中国各方面的影响并不亚于其它国家,从中国学者对网络政治研究的热情中可见一斑。笔者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对政治文化的冲击已经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认为研究网络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对我国现实政治生活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在此作些探讨。
一、 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是现代政治学研究中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概念,对于其确切含义,政治学界见仁见智。1956 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首先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个概念,他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用“政治文化”这个概念来概括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行为的诸种主观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政治上的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1](P29) 西方政治学家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理解,但一般认为西德尼·维巴的解释比较典型,他把政治文化定义为“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意符号和价值观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政治行为所由发生的主观环境。”[2](P513)中国学者的解释大多也由此而来,他们一般认为,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徐大同认为“所谓政治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理论、思想、价值观念的总积淀”。王沪宁也说“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具体的说,包括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
笔者在此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复杂综合。它包括三个层次: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是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出来的,每个政治体系特有的政治行为的取向模式。
二、 网络化趋势对政治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政治认知的形成。政治认识是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认识,包括对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手段、政治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看法。网络是个充分自由的社会,它没有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却能使人们的政治观念发生变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政治认知是从儿童期开始的,政治声像系统的输入主要是由大众传媒来实现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形成和增强公众政治认知。报纸可以提供图文并茂的版面,电台广播美妙动听的音乐,电视播出清晰的画面,而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将这些兼于一身,凭借其直接、便捷、廉价、交互等特性,将政治形象更广泛地纳入公众的视野。
网络媒体跟踪报道热点事件,制造舆论氛围,使政治事件引人注目。近年来网民热议的十大话题:三农问题、执政能力、审计风暴、反对台独、反腐倡廉、奥运金牌、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社会诚信、依法行政等,其中奥运金牌与民族精神相连,安全生产与人的生命与财产相连,十大话题全是政治话题。如果我们翻阅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浏览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或者关注各大电台、电视台,不难发现报纸头版头条、网站新闻的显著位置、广播电视整点新闻大都是政治新闻。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的重要稿件也都是有关政治事件的。网络传播的海量政治信息量为公众政治认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强烈政治情感。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非常注重政治情感的培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家国一体的情感是维系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纽带。现代社会政治情感的培养依然十分重要,它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马克斯·韦伯是合法性问题研究的主要奠基者,他认为:社会认同系统的建立,必须把对既定政权的“认同”作为最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认同”即合法性的生成和实现,必须体现既定政权对该系统及其成员的教化和关怀。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器,集中反映大众关心的问题是尊重公民知情权、维护社会公益的表现。媒体通过报道人民疾苦,谴责腐败现象、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批判,有助于形成表达意见、宣泄情感,爱憎分明的情感环境。朱镕基同志在当选总理后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激情表白,通过媒体赢得民众的高度赞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重庆农民熊德明一家追讨工钱的事情见诸媒体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使追讨民工欠薪再次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
3.影响政治态度的形成。阿尔蒙德指出:“如果个人就某个政治对象获得了一组前后连贯的信息,特别是当这些信息涉及他们自己的活动时,他们就可能对该政治对象形成一套坚定不移的信念。……如果社会或社会中某一特定的机构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公民,建立各社会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 [3](P93) 态度基于认知和情感,更来自于媒体提供的信息。近年来,网络媒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关注了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从取消农业税到失地农民问题,从三年解困到工人下岗失业、从执政能力建设到构建和谐社会、从祖国统一到台海危机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矿山安全、公共卫生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经过网络媒体的报道,使人们意识到这些社会问题本身也是政治问题。伴随网络新闻报道出现的是众多专家、网民对这些问题的评议,他们的评论倾向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公众的态度,从而影响社会成员或某一群体大多数人的态度。网络媒体对塑造社会各界政治态度的巨大潜能愈来愈凸现出来了。   
三、 网络化趋势对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1.网络打破了信息控制,冲击着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各自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同样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都有自己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即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代表着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意志和利益,这既反映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体现在媒体舆论导向中为了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以达到稳定社会之目的。
对主导文化的占领和控制,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国家通过控制信息,有意识地利用大众传媒来影响公众的认知和判断,捕获其想象力,塑造他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是政治文化的一个主要作用。例如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防止危害政治系统安全的信息散布,对舆论的导向进行引导和监控等。在这种国家主导大众传媒的情况下,普通公众获得的都是已被筛选的信息,个人向大众广泛传播自己的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企图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组织和个人,想宣传自己的思想,往往由于政治上势单力薄和控制大众传媒的成本过于高昂,最终难以实现。这样,国家可以轻易地控制传媒,并用单一的内容(或声音)塑造统一舆论从而主导意识形态。而互联网络的诞生和扩张正在改变这种局面。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络靠着统一的协议,向用户提供普遍、可靠、方便的进入途径,体现了自由开放的理念和打不烂、堵不住的设计原则。网络中的每一个信息包含有各自大量的信息,每个信息包都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从甲地传送到乙地。这种分布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络达到“无法无天”的境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规模空前的超越国界的电子疆域。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暴力,政客都没办法控制这个网络。
 除了网络信息的难以控制外,互联网还为个人提供了极其自由的空间,提倡张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观念,这与国家的政治控制的目的是相抵触的,对政治控制机制本身起着瓦解作用,从而增加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
    2.互联网增加了政治文化认同的危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无中心、反体系、多元化、个性化的后现代性等特征,正在瓦解现存的以等级结构和统一规范为特征的工业体系。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相对静态的政治模式和价值体系不再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它对个人生活逐渐失去规范力和促进力,认同危机便应运而生。互联网将每一位网民置于多重的身份和多变的角色之中,构建着各自不相同的生存环境,容易导致人们的认知模式、政治情感、人文精神和政治价值取向的不同。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心理和主观维度的外观,是在群体的历史环境和个人经历中形成的,互联网的个体化特征导致了个人主义、文化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观念的盛行,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们政治要求的多样化和直接民主的倾向,甚至出现个性政治的迹象。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信息多媒体工具,具有强大的消费和娱乐功能,极大地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文化特质与大众文化有同一性,它的出现和扩展助长了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娱乐性倾向,于是导致人们的文化品位下降,过分注意时尚、流行、休闲和消遣的心态,淡化了对人类社会整体和个人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淡化了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因此,互联网正在从感情层面上瓦解着人们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
3.网络使公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淡化。政治情感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表现为人们的爱憎、亲疏之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们对这个民族、国家的爱憎,是公众对当局和法则的认同感。按照美国学者伊斯顿的理解,合法的意识形态是由这样一些原则和价值组成:这些原则与价值(使公民)根据对未来的想象、对现实的解释和对过去的印象而形成一个结构、规范其及占有者的合法性。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捍卫本民族国家利益为内核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它通过强调一种强烈甚至狂热的爱国情感,吸引公民个体的忠诚与报效热情。它使得公民认为为了国家而牺牲奉献不但是值得的,而且是光荣和崇高的。 
  但互联网络推崇的价值观却是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观念。在个人电脑和网络领域中,有一个著名的黑客独立宣言,它宣称:进入计算机的权力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应为一切人所有:一切信息都该是免费的,这个宣言的潜在话语是一切控制都是不应该的。美国政府曾经试图通过一个控制网络内容的《通讯正派法案》,结果遭到强烈围剿而流产,它鲜明地展现出政府控制在网络时代的命运。与网络的个人自由主义相比,在更大程度上弱化政治控制的是它对全球化理念的张扬。网络不但经由虚拟现实把"天涯若比邻"的电子幻觉发展到逼真的地步,它还真切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在很多可见的层面上,身处全球化时期的政府都愈发感到无法同过去那样自如地控制、运作了。

 参考文献:
[1]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 Lucian W·Pye,Sidney Verba.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3]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TAG:投稿地址

在线客服

北京516515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香港688743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